
登山地點資訊
登山注意事項
-
發前請注意氣象報告,如天候不佳,請勿上山。
-
山區天黑得較快,請注意下山時間,並隨身攜帶手電筒,方便辨識前方路況與路線。
-
請自行攜帶飲用水、乾糧、防晒用品及雨具。
-
山區蚊蟲多,最好穿著長袖衣褲,以避免蚊蟲叮咬。
-
遵守步道指示、警告標誌,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
-
請勿生火炊煮、小心煙蒂,以免引起森林火災。
-
請把垃圾帶下山,維護山林清潔。
-
請愛護野生動物,避免攀折植物、刻字或放置路條及標示牌。
-
行經草叢,請提高警覺,注意蛇類出沒。
-
雨季路面潮濕,行走步道、踏石,請小心濕滑。
-
請隨身攜帶個人藥品、急救及通訊用品。
-
緊急聯絡電話 -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05-2787006
-
防火中心專線: 0800-057-930 、 0800-000-930
基隆登山步道

可以看到綠草如茵的忘憂谷、波濤洶湧的基隆嶼還有層層疊疊的山脈。再往下走,也能到潮間帶欣賞古老的化石、可愛的蝦兵蟹將,觀察特殊的海蝕地形。不僅如此,除了看山看海,忘憂谷步道的稜頂涼亭及101高地也是看日出、夕陽與夜景的絕佳地點。

基隆著名的外木山情人湖濱海大道,除飽覽海天一色風光,遠眺基隆嶼,看大船入港外,沿線並有多家的海產餐廳及咖啡館,有名的龍蝦痲糬及假日漁市的鯊魚煙,沿線風光秀麗,除可飽覽海天一色風光外,遠眺基隆嶼,看大船入港外,也是休閒、健行的好去處;晚上更可欣賞海面上漁火點點。

基隆嶼跟龜山島一樣都是屬於無人島,並且都是因火山而生的島嶼,擁有獨特的地形風貌。基隆嶼的四周都是峭壁,島上有許多的海蝕洞穴與岩礁。 因為多雨、多風的氣候環境影響,基隆嶼上的植被也很多樣化,像是五、六月可以看百合花,八、九月則可以賞金花石蒜花。基隆嶼不只島上的植被豐富,海洋中的魚類也非常多種,成為台灣著名的磯釣場,在入夜後可以看到一艘艘漁船亮著燈在基隆嶼的附近捕魚。

姜子寮山又稱三角架山,石硿大崙,屬於五分山群橫脈的高聳峰頭,位於基隆市,峰頂360度全方位姜子寮山步道沿途風景宜人,動植物生態豐富有趣,在前往山上的產業道路旁,會先經過多處農舍、小溪,別有一番番韻味,步道兩旁花開時,花瓣灑落在步道上,也相當的有情調,姜子寮山步道坐擁青山綠水,是體驗七堵風景之美的好選擇,另外山腰上的「泰安瀑布」,是一處享受大自然森林浴,戲水的好地方,而七堵的瑪陵坑與友蚋地區亦有多處休閒農場可供選擇,還能同時計畫前往遊憩。

暖東峽谷位於基隆市之暖暖區東勢坑,峽谷山區林相完整,沒有污染,溪水終年不斷,清澈見底,是一個休閒的好去處。暖東峽谷園區內步道分為兩條,分別在小溪的兩側,一條沿峭壁而行,可欣賞壯觀峭壁景象及其上生長的植物,另一條沿溪而行,小橋流水,景緻細膩,兩條步道各有千秋,且沿途亦設有觀景涼亭,是欣賞瀑布及峽谷地形的好地方,園區內步道林木蒼蒼,花草扶疏,頗屬自然步道形態,可在步道兩旁仔細觀察昆蟲或植物之美,清澈的溪谷亦有蜻蜓、豆娘和紫嘯鶇鳥穿梭其間。

位於海洋大學後山的龍崗步道是一條環山的水泥小道,路況恰好走且林相茂密,生態也非常豐富,最高約2公里,是典型的淺山丘陵常綠闊葉林,目前調查到有紅楠、島榕、筆筒樹等大量三百多種植物,主要以榕樹類與楠木類為代表,其中不乏珍貴龍崗步道有三個出入口,一個在海洋大學學生第一餐廳旁的射箭場台階,另二處,稀有的保育類蛙種,以及種類密度相當高的蝶類,是登山健行,野外觀察的好去處,一個則在男1宿舍旁,分左右兩邊沿步道走,都可以通行到步道的最高點,到達最頂端的地方有一個休息的涼亭,可眺望和平島和八斗子漁港的美景。
宜蘭登山步道

海拔三百多公尺的拳頭姆山位於宜蘭縣三星鄉境內天送埤地區,步道坡度平緩、林蔭蔥鬱,行走輕鬆,適合親子同遊。步道環境為烏心石造林地,豐富的蕨類與多樣的植物,隨著時序變化展現不同風情,也為鳥類及各種小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設有觀景平台可以俯瞰蘭陽溪及蘭陽平原,遙望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

朝陽步道位於宜蘭縣南澳地區的龜山山丘上;龜山為朝陽社區南側的獨立山頭,東臨花東海岸,西接丘陵起伏之農漁村落,遠遠望去,好似一隻海龜停泊山海之間,遂得其名。

七星嶺步道設施完善,每100公尺設有里程樁,還有多座涼亭和休憩平台,依高度分別命名為「一星觀泉」、「二星觀澳」、「三星觀山」、「四星觀樹」、「五星觀港」和「六星觀海」,讓步步高升的民眾能隨時歇歇腿、吹吹風,往東俯瞰蘇澳港、北方澳和南方澳的漁村風光,東北遠眺蘭陽平原、無尾港、半月形海灣、龜山島和遼闊的太平洋,稱得上是一條七星級的觀景步道。

蛇山步道位於宜蘭南澳鄉,是昔日泰雅族人耕種或狩獵之地,因為山形像是蛇的頭而得名,蛇山步道距離東澳火車站不遠,沿途經過自來水公司的淨水場,還有獵人教室,最後山頂空地設有泰雅族瞭望台。

步道始於廟宇也止於廟宇,由金頂接天廟起,隨著鮮豔的黃底指標,穿越竹林、柳杉林,上下幾座小山頭,即可登上太和山頂。山頂無障礙物遮蔽,有360度的極佳展望,並設有太和宮及「玄武行妙道安邦清都」碑。放眼望去可見山谷的坪溪、太平洋上的龜山島、頭城海岸線、鶯子嶺等山頭。

步道穿梭於森林裡,沿途大多有良好的遮蔭,途中僅有一小隅林間空隙處有展望,可以遙望頭城的平野及海岸。 石階路前段較陡,後段坡度較緩,一路慢行,走走停停,佇足聆聽晨間樹林蟲鳴鳥聲。 雖然是上坡路,走來不覺疲累。

林美石磐步道有著低海拔亞熱帶溪谷的景色,步道沿舊水圳整建,現寬敞平緩好走、又不失幽幽古意;沿途生態豐富,樹林成蔭,潺潺流水,散發陣陣芬多精,走在其中清爽無比,非常適合闔家一起健行。 步道名稱是由「林美」與「石磐」兩個名字組成,「林美」是指礁溪鄉林美村,而「石磐」指的是石磐瀑布,因此在這條步道中沿途常見溪流瀑布、大小不一的水潭與峽谷地形,景色秀麗,有「宜蘭的小太魯閣」之稱。

跑馬古道早期是先民搬運貨物或日軍巡邏、運輸補給的路線,雖時至今日,古道已翻修拓寬,但早期便於搬運的圓木枕和拖運的木馬仍有部份保留,讓現代人雖然是以悠閒的步調走訪,卻仍能夠感受到先人們匆匆不懈的勤奮步伐,更能體認到台灣早期開墾的辛苦。

燈篙步道位於宜蘭員山鄉崩山湖山區,海拔大約是520公尺,燈篙林道原本是作為運送水果的產業道路,全長大約3.5公里,道路兩旁栽植各種櫻花有昭和櫻、吉野櫻、富士櫻等品種適合賞櫻,崩山湖其實並沒有湖,是一景色優美的山谷。

飛龍步道位於枕頭山休閒農業區望龍埤旁,木棧道沿著山丘地形蜿蜒而上,有如飛龍而得名,沿途翠綠林蔭,果園環伺,行至高處可俯瞰枕山區田野風光,遠山層疊,觀景平台可俯瞰望龍埤全景,有如台灣島的狹長湖形,碧綠湖水中有小島,紅色拱橋及九曲橋妝點其中,美麗如畫,可續行環湖步道或挑夫步道,或坐在湖畔咖啡餐廳享受自然風光。

九寮溪由源自於雪山山脈拳頭姆山下的野溪匯集而成,水量充沛,溪水清澈,水溫近乎冷泉,流經多處斷層形成壯觀宏偉的飛瀑。步道傍溪而行,終年潮濕,入口位於九寮溪生態園區後方2.2公里處,步道全線為平坦土石路,輕鬆好走直達瀑布,林蔭茂密、附生植物及蕨類繁盛。

仁山植物園位於中央山脈的最北端,海拔高度約50至500公尺,面積約有100公頃,屬臺灣低海拔亞熱帶東北季風雨林型的氣候;北邊面向蘭陽平原及太平洋,園區後面則依傍著新寮山及新舊寮瀑布。由於園區距離市區不遠,交通方便,並建設有不錯的登山及休憩設施,時常有民眾到此登山健行。

新寮瀑布步道於宜蘭冬山中山村進入,沿著新寮溪溪谷溯源而 上,直至新寮瀑布。路程往返約1.5公里,約1小時可輕鬆完成,讓民眾有機會體驗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產業特色及人文風情。新寮溪發源於海拔980 公尺的新寮山, 因斷層地形發達,沿途形成10 座瀑布,新寮瀑布為最下層的一座;湍急的新寮溪自此向東流去,與涓細的舊寮溪匯流後形成宜蘭人的希望之河冬山河。

神木園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境內,於台7線公路(北橫公路)再接100線林道12公里處,海拔約1600公尺,面積約16公頃,園區內原生檜木昂然聳立,生長茂密,有60多棵紅檜與台灣扁柏等巨木,其中51棵分別編號並依照其樹齡與歷代古聖先賢來命名,使各巨木與歷史人物結合,不但可對歷史作一回顧,讓遊客印象深刻並充滿樂趣。

翠峰湖環山步道全長3.95 公里,海拔介於1,900 公尺至2,000公尺之間,提供春浴新綠、夏洗雨霧、秋賞紅葉、冬觀白雪的四季體驗。此步道大部分路段罕有人行活動,加上受到地被植物、枯枝落葉層、苔蘚植物等覆蓋保護,少見地表裸露或流失現象。為保留原始風貌,步道全程採用生態工法,以不破壞原始地表、不干擾底層動物為原則,完成這條兼具懷舊風情與原始生命力的觀湖山徑。

福山植物園為林業試驗所福山分所試驗林之一部分,園區有系統的蒐集、保存和栽培臺灣中低海拔木本植物,以期成為植物的博物館,提供林業研究、教學實習、生態環境教育及保存林木種源之基地。園區展示區之配置,主要按恩格勒(Engler)氏分類的次序,設有裸子植物、離瓣花、合瓣花、杜鵑花、竹等區;又依植物特殊用途,設置特用植物區;另依生態特性設有水生、草本植物區,並保存天然林展示原生林相。

松羅步道依昔日泰雅獵徑整修而成。步道沿著松羅溪而行,林蔭蒼蒼,溪水淙淙,著生殖物繁盛,是步道最大的特色。低海拔及濕潤的環境,造就了雨林般的森林植被原始景觀。沿途松羅溪一路陪伴,可以在水中清楚看到近年保育的成果「臺灣?魚」優游其中,似乎也能感受到牠們的自在與喜樂。步道最讓人驚豔的是擁有其他步道無法相比的濕生動植物,以生意盎然的姿態在此生長,如濃密的山蘇隧道、大面積蕨類植物、隨處飛舞的蜻蜓等,彷彿置身亞馬遜。

聖母登山步道位於宜蘭縣礁溪鄉五峰旗瀑布風景區上方,為天主教徒的朝聖之路,亦是前往蘭陽五岳之一的三角崙山之中繼站。終點的觀景平臺是宜蘭與臺北行政疆界,東臨蘭陽平原、西枕雪山山脈層巒疊翠;而稜線迎風面箭竹綠海隨風飄動、沙沙歌聲,美得讓人駐足忘返。

見晴懷古步道係由太平山「見晴線運材軌道」部分路段整建而成,入口處位於太平山宜專一線23公里處,步道長0.9公里。 見晴線運材軌道原長約5.5公里,有寬廣的視野、平緩的路徑、蒼翠的地貌、筆直的林相,以及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自然與人文資產皆豐。因此步道整建之時,保留山地運材鐵道特色,傍著迂迴曲折的鐵道路徑,沿途保有鐵道、木馬、台車輪軸等歷史痕跡,成就一條可觀山觀雲、探索自然、緬懷往昔的懷古步道。
台北登山步道

硫磺谷特殊的火山地質,周圍擁有豐富的火成岩及沉積岩地質環境,形成終年噴白煙的幽美景色,對應水面倒影更添了幾分浪漫。 硫磺谷環狀步道輕鬆好走,全程大約一小時可走完,還有規劃龍鳳谷遊客中心、免費停車場、免費溫泉泡腳池,自行開車騎車前往,或是搭公車都能抵達,交通方式相當方便!

擎天崗環形步道以擎天崗嶺頭喦的土地公廟為起點,行經擎天崗草原中央步道、陽明山牧場教育解說中心、往竹篙山碉堡之叉路口、金包里大路城門,最後再回到起點的擎天崗嶺頭喦,全線形成一條環狀步道,長約2.4 公里。

樟樹步道前身為貓空地區四通八達的保甲路線之一,近年來搖身一變成為當地最具特色也最熱門的登山步道。 顧及當地農產運輸及民眾登山健行的需要,樟樹歩道因此規畫成平緩型的步道,極適合各年齡層休憩、賞景、共遊。沿途以營造古樸的農村風情為主題。

「金面山」地質屬石英砂岩 ,內含石英成份,經陽光的反射,作閃閃發亮狀而得名。 360度欣賞台北市景,很推薦新手可以來這裡試試看攀岩地形,然後再去五寮尖或鳶嘴,循序漸進。

劍潭山親山步道位於台北劍潭捷運站步行10分鐘路程,從登山口起登,僅需30分鐘即可登上劍潭山小百岳,沿途有多處展望點、視野佳,能眺望市區美景及夜景,可在劍潭山老地方觀機平台看松山機場的飛機起降,建議與圓山水神社、劍潭公園安排半日行程。

軍艦岩海拔185.6公尺,位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正北方山區,為大屯山系的著名山嶺,乍看下如同艦艇,因此得名軍艦岩。 軍艦岩的組成成分為2400萬至2200萬年前沈積的木山層為主,砂岩與頁岩層交錯著,經長時間的海水沖刷而形成了現今的地形景觀。

步道行走在相思樹下,十分清幽宜人,沿途設有生態解說牌,有時會遇到松鼠、猴仔在樹上嬉戲覓食。峰迴路轉環山行,步道時而寬闊,忽又狹窄,俯看下方山谷之間,層層梯田,幾戶人家,裊裊炊煙起,雞犬相聞,好一幅村落景緻。

軍艦岩是大屯火山系最南端的一個山嶺,雖然僅有海拔 192 公尺,但山頭特殊的雪白巨岩猶如一艘凌駕於綠樹之上的艦艇,登頂後不僅可以遠觀北面的大屯火山群、東望五指山系,並可西眺觀音山、南瞰淡水河與基隆河蜿蜒穿越的台北盆地,360的景致遼闊宜人。續往丹鳳山,一路平緩好走,至丹鳳山頂景色美好,且石壁上寫著大大的「丹鳳」非常特別,可順拜訪弘法大師日據時代的遺留。

本步道沿途擁有許多清領至日治時期所留下的歷史遺跡,如早期專賣糕餅、飯粥及簡易器具、服務過往旅人的「憨丙厝地」、便於擔運茶葉而修築的「許顏橋」、著名的金包里大路城門,以及大石公、賴在厝地、採礦遺跡、守磺營地、土地公廟等。

金面山位於內湖金龍產業道路西邊,因從碧山巖方向看過來,山頂巨石形貌有如鳥嘴般尖銳,因此又名剪刀石山,海拔雖僅258公尺卻獨具高山氣勢,山谷曾是清代時期臺北建城時,所用石材的大石之地,巨岩錯落起伏、崢嶸並立,登上半山腰,有一處清代採石場的石堡瞭望台,如今仍留有開採痕跡,置身山頂可以遠眺內湖大埤及台北街景,視野開闊、景致優美。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是一條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長程縱走,在將近11個小時的路程中,可登頂十座山,分別為頂山、石梯嶺、雞心崙(以前為竹篙山)、七星東峰、七星主峰、大屯主峰、大屯南峰、大屯西峰、面天山、向天山。 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一次走完連峰需10~12小時以上,十分考驗體力。

大屯群峰山脈走向自北向南、西南延伸,著名山頭包括大屯主峰、西峰、南峰、中正山、面天山、向天山、百拉卡山、菜公坑山及烘爐山等。其中大屯山主峰、西峰、南峰為連走的熱門路線。 大屯山主峰山形渾圓壯闊,擁有王者的氣勢,可謂「橫看成嶺側看成山」的最佳寫照。主峰步道直峭陡上的石階,為早期為森林防火線而開闢,兩旁為芒草與箭竹林,途中經過一軍事營區,山頂有民航局助航站及觀景平台,這裡視野極佳,飽覽七星山、大屯山南峰、大屯山西峰等群山、台北盆地、淡水河口,是著名的「大屯夕照」、「大屯雲海」的最佳觀景點。

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的象山,與附近的虎、豹、獅山並稱四獸山,因為外型似象頭而得此名。山頂雖僅有183公尺,但可清楚俯瞰台北盆地及台北地標101大樓,擁有極佳的視野,是許多攝影愛好者拍攝夜景與跨年煙火的最佳地點。 象山與虎山地質相同,主要由砂岩組成,步道中可見黃褐色或赭紅色的岩壁與巨石,十分特殊;除此之外,生態多樣豐富、精采可期,因此為大台北地區享受戶外綠林的好去處。

七星公園為一廣闊平地,可眺望大台北,區內有質樸典雅的涼亭及寬闊舒適的大草坪供登山步行的遊客們休憩,每逢休閒假日,便可瞧見三五成群的遊客們悠然步行於此,在此同時亦可遠眺鄰近的群峰之美,俯瞰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奔海的景觀,藍天綠地,群山碧海盡在當下。續往前走則可達七星東峰,而後至主峰「七星主峰」,最後至小油坑,沿途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隨著四季變化,呈現各式風貌,趣味盎然,更是親子間最佳的自然教室。
新北登山步道

五分山位於新北市的平溪、瑞芳和基隆的暖暖之間,名列台灣小百岳,五分山步道沿稜而行,遠觀有如萬里長城,為壯麗的風景憑添動人的曲線。其中五分山西峰瞭望亭一帶的展望最佳,晴天時可遠眺台北盆地、基隆嶼、野柳、紅淡山和平溪等地。

步道沿著南勢溪一路蜿蜒,途經公公瀑布、婆婆瀑布、小孩瀑布、夫妻瀑布、石牆瀑布、潛龍瀑布、通天瀑布、小池瀑布、大肚瀑布、昇龍瀑布等10瀑布,沿途綠意盎然,飛瀑美景處處,終點至信賢吊橋。 信賢吊橋橫跨於南勢溪上的人行橋樑,全長約30公尺,橋頭入口有泰雅族勇士持番刀、弓箭雕像。

孝子山位於平溪車站對面不太遠的地方,因此可搭火車來,登山口附近有一個流動廁所,也能停約十幾部車子,孝子山路程真的很短,是個很容易攻頂的路線

來到姜子寮公園,若在三四月左右,公園內的杜鵑綻放,形成一大片花海,相當浪漫。走出公園,穿越山林,眼前出現一個小巧的瀑布,規模雖小,仍帶給涼爽的感覺,在炎炎夏日裡,這裡宛若天堂。小瀑布的背後卻有大靠山,姜子寮絕壁高約五層樓,稱之為絕壁的確名符其實。

劍龍、鋸齒稜位於台灣東北角,由金瓜石山區延伸至海岸線的稜脈,係知名登山作家林宗聖所著「黃金大大傳奇」一書所稱黃金十稜中之黃金五稜(劍龍稜)及黃金六稜(鋸齒稜),為北台灣相頗具盛名的挑戰級郊山路線,號稱為台灣郊山之王

歩道的得名,在於途中會經過一處由山壁內凹所形成天然山洞「銀河洞」,以及洞外的一處飛瀑「銀河洞瀑布」,這兩處地方都已經前人近百年的經營,苔痕歷歷甚具古意,可說是「別有洞天」。健行至行,除了可感受「銀河洞」的盎然古意,也可親歷山徑上豐富的自然生態,是條兼具自然及人文氣息的越嶺步道。

三貂嶺瀑布步道總長2.71公里,三貂嶺瀑布群也稱為「三層瀑布」,第一層「合谷瀑布」,第二層「摩天瀑布」,第三層「枇杷洞瀑布」。由於難度不高、路徑多變,成為新北市熱門的登山路線之一,從三貂嶺車站出站後沿鐵路旁小徑走到碩仁國小舊址,上面即是步道登山口,沿途會經過三層瀑布,包括落差與水量最大的「合谷瀑布」,以及上下相連的摩天瀑布(又稱月眉洞瀑布)與枇杷洞瀑布,遊客可細細欣賞壯觀的瀑布群、峭壁、壺穴與岩窟景觀。 登山步道起點在三貂嶺的碩仁國小門口,早年這個聚落曾經繁華一時,除了礦坑與礦場, 平溪線鐵道的機關車庫也設立於此,可惜這些工業與產業設施大多已經拆除,碩仁國小也早就廢校。傳統產業已經蕭條甚至消失, 但位在山谷中的三貂嶺仍有許多觀光資源, 假日造訪瀑布群與古道的遊客相當多。三貂嶺瀑布步道健行時間約需1小時15分,曾是「新北市登山節」主場登山活動的所在,四周蓊鬱山林環抱,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瀑聲隆隆,依山傍水的蕨類樂園,小巧精緻的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南勢溪上游一個享受寧靜與綠意的好所在。 距新店約50分鐘,內洞可說是大台北地區交通最方便的國家森林遊樂區,海拔在230~800公尺之間,被內洞溪流貫,潮濕而溫暖,是名副其實的蕨類樂園:光觀瀑步道的短短數百公尺,就能發現將近65種蕨類,包括稀有的垂枝馬尾杉與藤蕨等,都是大樹身上附生的嬌客。而這裡舊稱「娃娃谷」,相傳是因為蛙類眾多,在夜裡暢鳴的聲響迴盪山谷而得,步道旁的水溝就有機會見到青蛙的身影喔!

桃源谷,顧名思義是武陵人的桃花源頭,有著置身世外的安詳與寧靜,再配上幾戶人家,炊煙裊裊、雞犬相聞的景象,登山健行的旅人絕對會對這片世外桃源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從仁澤社區上山,是傳統登桃源谷的路線,有一段落差頗大的上坡,曲折旋繞,峰迴路轉,至豁然開朗,遠景近物讓人仰首低額之時,心境也開始清明。一路行至野趣十足的廣闊草原,同行的親朋好友可以圍坐談天,或躺個舒適的大字形,仰望蔚藍的天空,讓山風和著海風吹拂著。站在最高點,蘭陽平原及龜山島皆在腳底下,山海交錯,人煙渺遠,可謂真正的天堂仙境。

硬漢嶺登山步道,為昔稱觀音古道,海拔616公尺,是觀音山的最高山峰,昔日憲兵學校曾在此訓練「硬漢精神」而得名。經凌雲禪寺旁步道入口前往,步道沿山勢蜿蜒拾級而上,途中可觀賞火山地形與巨石熔岩群,兩旁栽植山茶、杜鵑和櫻花,每逢花季更添旅遊樂趣。登上硬漢嶺後,居高臨下,視野遼闊,可以遠眺淡水河入海口、101大樓、新光大樓、圓山飯店、關渡大橋、淡水、八里等大台北地區美麗景緻與觀音山周邊秀麗的十八連峰,美景一覽無遺,盡收眼底。

位在新北市三峽區的五寮尖,海拔為639公尺,五寮尖又叫湊合山或鳳髻尖,因山形如同五座像拳頭般高低起伏的岩峰而得名,是北部三大岩場五寮尖、筆架山、皇帝殿之一。 攀登過程可享受高度感官刺激,各種登山常見地形障礙都會在五寮尖遇上,沿途攀登五寮尖常須繩索拉爬、攀岩始能登頂,其中一段牛背岩到傾斜七、八十度、深約三十多公尺的斷崖,名為峭壁雄峰段,為長約30餘公尺的斷崖,崖壁草木不生,左右皆為萬丈深淵,行走起來須小心謹慎。山頂視野遼闊,可遠眺三峽和鶯歌、樹林等地區。

擁有台版萬里長城之稱的鼻頭角步道,木棧步道搭配碧海藍天,形成如畫一般的絕美景致,沿途欣賞風光明媚的山海之景、奇特的海蝕地形以及豐富多樣的海濱植物;慢慢登上山頭,則可居高臨下觀賞天空與海岸連成一線的美景,將東北角海岸風光盡收眼底。

無耳茶壺山步道是一條適合健行及短程來回的登山步道,又名「茶壺山」,海拔約600公尺,從金瓜石往山頂望去,山頂形狀像是一隻沒有把手的茶壺而得名,從黃金博物館或勸濟堂都能接到登山口,上坡與平路交錯,若體力不好可能會稍感吃力,眺望整個金瓜石山的美景 茶壺山是一個由沉積岩矽化的角礫構成的山體,走到山頂東邊可眺望太平洋,南望半屏山,還可以欣賞到基隆山與浪漫公路,從另一側還可以看到藍黃漸層的陰陽海,在秋冬時整座山頭遍布芒花,是北部熱門的賞芒花地點之一,也是東北角最棒的至高眺望點。

草嶺古道為東北角最具代表性的歷史人文山徑,是19世紀台灣北部與東北部、淡水廳與噶瑪蘭廳的官道路段。此段古遺址,以「雄鎮蠻煙」碣和「虎」字碑為最。除此之外,散布在古道上的人文遺跡,尚有跌死馬橋、土地公寺和客棧遺址。 草嶺古道在夏季時期野薑花花香漫山飄香、秋季期滿山五節芒花盛開白色花草隨風搖曳,埡口之處可遠望龜山島,是東北角海岸國家步道最受歡迎的健行路線。
桃園登山步道

對於不常爬山的旅人來說,坡道平緩又能輕鬆感受登高賞景快感的秀才登山步道,是可以被列入踩點名單的景點。海拔不到400公尺的步道,途中景色多變,有茶園風光、落羽松林、農田景致,還有多達50種的鳥類,甚至可能巧遇大冠鷲、松雀鷹等保育鳥類,豐富的自然生態相隨,為旅程增添了不少逸趣。

昔日義和里內柵地區與頭寮城地區的居民,種植樟樹、稻米、茶樹等經濟作物,要運送到大溪後轉到其它地區販賣,特別開墾一條棧道來運送貨物,使得山區的交通與經濟更為便利。當時負責修築棧道的人,有11隻手指頭,後人為紀念他的貢獻,便命名為「十一指崎」,現今稱為「十一指古道」。

板山戰備隧道建於民國52年,用於戰事爆發時保護國家元首安危,並對外下達作戰指令,如今隨著軍事色彩淡去,成為遊客遙想當年戰地風光的好去處。隧道外的林蔭步道設有雲豹、穿山甲、台灣黑熊等台灣原生種的動物公仔,走進地下20公尺深的隧道,100公尺長的隧道壁面,繪有互動式3D立體壁畫﹔「毋忘在莒、效忠國家」標語、迎面而來的子彈與埋伏的水鬼,營造50年代的軍事場景。

全程2.8公里的百吉林蔭步道全程皆是寬闊柏油路面,僅供遊客行走,沒有一般古道陡峭坡度,可說是一條無年齡限制的入門步道,適合親子共遊。沿路享受原始山林浴,芬多精與負離子喚醒身心,感受極致放鬆。遠眺山下大溪全景,品味無邊界視野,絕對不虛此行。百吉林蔭步道另可近接大艽芎古道、溪州公園等特色景點。

五酒桶山名由來,有一說是明鄭時期,遷居於此的蔡光省先生與其五子,極愛飲酒且酒量極好,一次豪飲一桶酒,當地因此稱作五酒桶山。另一說法則是村民都牽牛隻都來此飲水,而有「牛水桶山」之名,日後取諧音轉為五酒桶山。

小烏來天空步道位於桃園市復興區,懸掛於小烏來瀑布上方,為了實現旅客漫步在雲端的夢想,桃園市政府耗資新台幣800萬元打造此座天空步道,後來更被民眾票選為全台最浪漫景點。

跟著昔日牧羊人的步伐,踩踏南崁溪支流的坑谷地,林間羊稠(閩南語的羊圈)、放牧景象已不復見,倒是不少登山客的身影穿梭在這寂靜的山野步道。羊稠坑森林步道總長約3.3公里,大致上屬平緩好走,沿途綠意盎然,還能遠眺高鐵穿越隧道,羊稠坑森林步道擁有豐富的生態景觀;鳳尾蝶、松鼠、鍬形蟲穿梭在筆筒樹、油桐與相思樹間,讓這鄰近都市的綠地,展現多采多姿的自然樣貌。

往來於東眼山與滿月圓兩處國家森林遊樂區之間的健行路徑,自海拔870公尺的東眼山林道終點開始,越過北插天山與東眼山間海拔1,130公尺的鞍部,再直下往海拔500尺的滿月圓瀑布區;主要步道是利用昔日的台車道、木馬道,再與滿月圓往北插天山登山步道連接而成。屬中低海拔常綠闊葉林的楠櫧林帶,沿途針、闊葉樹林交錯,林相鬱閉,孕育豐富多樣的鳥類、昆蟲,加上雲瀑、溪流、瀑布…等自然景觀,是北台灣四季宜人的健行步道。

北插天山又稱為塔開山,是雪山山脈北段著名的中級山,是大漢溪支流宇內溪的源頭,地處桃園市復興區義盛村。 山形峻峭挺拔,又因為地處雲務帶,每當山嵐湧起,如一倒插天際的樣貌,得名「插天山」。 溫帶氣候的山林,孕育著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神木,也造就出大片山毛櫸純林。春夏,綠油油的森林裡,鳥語啁啾;深秋,山毛櫸的葉片轉為金黃,隨風搖曳、緩緩落下,美不勝收;隆冬,林間銀白的霧淞和遠方白靄靄的聖稜線,更是一絕。

位在石門水庫西側的石門山(又名小竹坑山),為台灣小百岳之一,海拔高度達551公尺,除了坐擁石門水庫壯麗美景、及龍潭、大溪街景,由民治路的入口牌樓進入石門山步道北端,前段屬原始泥土路,假日不少攤商聚集販售登山杖、小吃、山產。沿途坡度平緩,以悠閒自適的步調慢賞相思林、油桐樹、蕨類植物交織的自然饗宴。

拉拉山神木群位於桃園縣復興鄉和新北市烏來區交界,屬於國有林自然保護區,林務局在這座全台灣面積最大的紅檜森林裡,興建了一條自導式的環狀步道,以便民眾近距離觀賞其中的24棵神木,樹齡從500至3000年不等,以5號神木最老,樹齡約有2800年,底下還有一個大樹洞;9號則是難得一見的扁柏巨木,母樹雖已枯死,子樹(二代木)卻欣欣向榮,頗有世代綿延之意,除此以外有編號和解說的23棵神木都是紅檜,徜徉在海拔一千五百多公尺的森林之中,即便盛夏也透心涼。 最大的18號神木是由兩棵千年神木所連生,樹圍達19.2公尺,它與步道最高點「達觀亭」之間的叉路可通往新北市第一高峰─塔曼山,西側附近還有一條著名的福巴越嶺古道,全長17公里,中途可登拉拉山,但須事先申請始可進入。除了森林浴之外,北橫其他景點也值得一遊,6~8月更是品嚐水蜜桃的好時機。

距離大溪約1小時車程的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過去曾是林務局的伐木林班,留下了許多林業遺跡,如集材機、索道、台車等,隱身在知性步道旁。現今漫步在雲霧繚繞、整齊美麗的柳杉林間,拾級而上登頂海拔1,212公尺的東眼山一覽桃園到大台北的景緻。 東眼山林道旁座落著一塊造林紀念石,見證著台灣林業的過去。 東眼山豐富的生態,擁有約43種山鳥,以及為數眾多的哺乳動物,連中高海拔才有的白面鼯鼠都可以在這裡看見。春季賞櫻、夏季白天蟬和夜間各種青蛙比大聲,秋季東眼山林道染上濃濃的秋愁,最特別的是,有不少台灣野兔住在這裡,漫步林間時,別忘了注意您的腳邊唷! 而位於東眼山林道旁的化石區,擁有千萬年歷史的化石與地景,伴隨生痕化石、沉積地質等沿途漫步至東滿步道入口,十分愜意。有機會到大溪一遊,不妨也安排到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來趟洗滌心神的森林之旅吧!
新竹登山步道

由紅樹林橋進入木棧道,兩旁是茂密的紅樹林,步道上設有解說牌及涼亭,坐在涼亭吹著海風,看招潮蟹在泥地裡鑽洞,十分有趣,登上瞭望台後視野開闊,藍天、白雲、綠樹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五指山由五座山頭相連並列,宛如五指而得名,在清朝即享有盛名,「淡水廳志」中以「指峰凌霄」來形容山勢險要壯觀,並列為八景之一:日治時期被票選為全台風景十二勝之一。步道沿途遍植柳杉,綠意盎然,林景幽雅,因山勢俊秀靈奇,所以建有許多廟宇,雲光寺、玉皇宮及觀音禪寺等。

馬武督探索森林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的馬武督部落,所在地之前為『錦仙森林遊樂區』,錦山里馬武督部落在泰雅族語原稱『武督』係指人員物資匯集處的含意,於日據時期改為『馬武督』並沿用至今已有五十年歷史。

臺灣佛教勝地之一的獅頭山風景區內擁有許多名寺和古道,水濂橋步道是其中最輕鬆的一條,可與同樣位於獅尾的藤坪、六寮、茶亭、獅山等古道和猿山步道串連成不同的環狀路線,適合全家老小規劃一個健行賞景、朝山禮佛和地質生態觀察的自然人文之旅。

高台山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那羅部落一帶,山頭寬緩,還有一片筆直優美的杉木林,更上方的觀景台展望極佳,可遠眺尖石部落與那羅一帶。

北得拉曼是部落裡泰雅人視之為「聖域」的傳統狩獵領域,為全台灣海拔最低的檜木巨木群落。林相隨海拔高度變化,從人工造林地、天然闊葉林區及檜木林帶,多樣的植物孕育豐富的動物,步道上可見動物丟棄的果實,尤其闊葉林中以飛鼠最常見,成為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要角。沿途有迴音谷、小瀑布等景點

飛鳳山因山形如飛鳳引頸之姿而得名,山區遍植花草樹木,綠樹成蔭,春天杜鵑花開處處,夏季鳳凰花處處殷紅,冬季梅花盛開雪白片片,依時序轉換呈現同的面貌,昔日有「飛鳳探梅」之稱號,天氣晴朗時,可俯視頭前溪河谷平原,遠眺角板山、酒桶山、五指山、鵝公髻山等山峰。觀日亭向東北方眺望,甚至可以看見台北101大樓。在第一涼亭可俯瞰芎林地區,以及著名的「飛鳳夕照」。

大霸尖山海拔3492公尺,屬於雪山山脈,是聖稜線端點之一,因山勢磅礡奇特,而有「世紀奇峰」之美譽,自古是泰雅、賽夏兩原住民族的聖山;其山形突出、四面懸壁,外貌有如大酒桶,又稱「熬酒桶山」或「酒桶山」,與中央尖山、達芬尖山,合稱為「台灣三尖」。 大霸尖山步道可登加利山、伊澤山、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共四座百岳。 九九山莊海拔約2700公尺,是大霸步道上重要的前進基地,也是舒適的住宿地點,容納150床位,更是賞觀霧地區、看夕陽、觀星空的好地方。

泰雅語稱鎮西堡部落為Cinsbu,意即「清晨熟睡中,陽光已經朗照大地,整天日曬不絕、直到黃昏,白晝溫暖、夜晚寒冷,這是個病蟲絕跡,作物生長良好的土地。」這裡孕育了全台最大的檜木原始林,隔著塔克金溪與司馬庫斯巨木群互望,東向宜蘭鴛鴦湖一帶,與棲蘭檜木原生林連成一片。 此處最知名的神木是擁有男、女性生殖器象徵的「亞當神木」及「夏娃神木」,維妙維肖的樹型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國王神木身形龐大、體態魁武,為全台灣神木排行榜第17名。

Syakaro霞喀羅為泰雅族語的烏心石,因山區盛產此樹而得名。古道橫跨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是早期當地部落的聯外交通要道。 霞喀羅國家步道是一處具歷史與美景的夢幻級古道,沿線可看見日治時期,日人為討伐尖石、五峰一帶部落修築之駐在所、電線杆、碉堡、紀念碑、土牆及砲台遺址,步行其間,在解說牌的介紹之下,可以了解這一條有著可歌可泣的歷史古道背後的許多故事。 沿途景觀秀麗,吊橋、山澗林相美不勝收,栗園的竹林與馬鞍的楓香林,尤其迷人,讓人忍不住駐足流連。而步道有多處極佳的賞楓點,入秋時可見滿山火紅的楓樹林,是知名的賞楓景點。

有「上帝的部落」之稱的司馬庫斯是新竹尖石鄉玉峰村最高最偏遠的泰雅族部落。前往司馬庫斯的路途遙遠,不妨多規劃一兩天順遊附近的司立富瀑布、神秘谷或Koraw自然生態公園;體力和裝備充足者可由老爺神木續往上行,與司馬庫斯古道、西丘斯山和雪白山連成一圈O型路線,甚至越嶺至鴛鴦湖,深入探訪這個遺世獨立的部落、充份感受參天巨木之美。

鳳崎落日步道全長約3公里,全程鋪設完善,走起來很舒適。沿途有許多坑道、碉堡等軍事遺跡可參觀,並且設有涼亭和運動器材,非常適合一家老小邊走邊玩,等待日落。 由天德堂起步,一路上展望都很好,可以看見濱海的南寮漁港、竹北平原上兩座不停旋轉的白色大風車以及新竹機場,幸運的話,還能看見幻象機起降呢! 來到鳳崎小舖附近,這便是觀賞日落的最佳地點了,看著夕陽漸漸沉入海平面,橘紅的光芒照耀整片大地
苗栗登山步道

昔稱「半天寮」的好望角座落在苗栗後龍溪與西湖溪以南一塊視野遼闊的台地上,早期是軍事基地,海防部隊撤走後,這裡建了不少風力發電機,是目前全台容量最大的風場,後來政府在舊碉堡附近設置了觀景台、步道和停車場等設施,成為近年熱門的觀光景點。

「銅鏡映獅山自然步道」位於苗18鄉道(大埔道)上,利用早期苗栗三灣與新竹峨眉居民往來的古道改建而成,為一條ㄇ字型的環狀健行步道,出口與入口皆位於苗18鄉道上。映獅山步道長度約僅有892公尺,由鵝卵石、石板鋪設而成,步道雖迷你但沿途林木生態豐富,自然景觀多樣且視野遼闊,四、五月油桐花開更是搖身一變為賞花小徑,雪白花瓣舖滿步道,氣氛浪漫。

古道循著稜線起伏而建,沿線充滿綠蔭,春天時油桐花與桂花香撲鼻而來,滿地落花有如一條白色地毯,浪漫愜意。401級的石階步道,考驗著腳力,步道旁掛著客家諺語木牌,邊走邊猜十分有趣。歇腳亭沉穩古樸的木造涼亭內題有「劍潭疊巒油桐花,滿山遍野桂花開;潭湖驚艷飄似雪,油桐飄花四月雪;古步花桂撲鼻來,樹下桂花清幽靜;道然一幕又一村,陣陣撲鼻心身怡」,將每句首字連起,正好是「劍潭古道」。

挑炭古道昔日為通霄鎮與三義鄉的重要聯絡道路,亦稱為「三通嶺古道」,古樸自然的鵝卵石步道,充滿懷舊氛圍,沿途相思林、樟樹、楠木、油桐等綠蔭蔽天,清涼舒暢,每到4、5月份油桐花季時,油桐花綻放枝頭,隨著微風吹動,花朵飄落在空中飛舞著,落滿整條山徑,有如雪白世界,如夢似幻。山頂有山友亭、三通嶺石碑、寬闊的相思林休憩平台,可展望通霄、苑裡、台中縣和台灣海峽,視野極佳。

神棹山是南庄、獅潭、三灣鄉等地的界山,由於像是一張神桌而得名。平日也是許多登山客的探險之地。每當四月下旬桐花盛開之時,整片山頭被染的雪白點點,創造出了神棹山賞桐步道。由於步道地處較遠、交通不便之下遊客少有觸及到此,成為苗栗賞桐花的秘境。

蓬萊溪位於南庄西南部,是中港溪的上游,由於僻處山野之間,溪流兩側峰巒陡峭,四周桂竹林、天然雜木林混生,蒼鬱參天,山川交錯,置身其間,時而聽到森林與山風對話,時而聽溪水與魚群歡唱,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致讓人不自主的就把壓力全抛開,煩亂的心緒沉澱了,嘈雜的聲音不見了,在這裡,只想要深~深~深呼吸,摸摸清涼的溪水、看看「苦花」曼妙的身影,穿過樹林、越過溪水,然後再帶著一身的芬多精和滿滿的能量回家。

賽夏族人稱向天湖為「raremewan」,意為長滿染料之地,在開墾之初,這裡長滿可以做染料的植物。相傳數百年前,此處為十餘公頃的天然湖泊,當地客家人稱「仰天湖」,後因河川侵蝕切穿湖岸,湖水流失後形成肥沃的山間盆地。因地勢高群山環繞,經常霧氣瀰漫,山嵐縹緲宛若仙境。 向天湖山區是昔日賽夏族人打獵、伐木之地,現為林務局的林班保留地。步道穿梭於優美的柳杉林之中,途中巨大岩石可以為10~20人遮風避雨,沿途「登山平安」的告示牌,守護著山行者。山頂有一小塊腹地,林間空隙可眺望鵝公髻山。 可順遊向天湖環湖步道、石壁峽谷、神仙谷。

鳴鳳古道橫跨頭屋和獅潭,早期為賽夏族人狩獵行走的山路,後因黃南球擴墾苗栗,使得賽夏族人往山區深處遷移,鳴鳳古道便成為頭屋鄉鳴鳳村和獅潭鄉新店村居民往來的要道,曾因苗22線道開闢而沒落,後因居民們努力修整,至今為熱門的登山健行景點。 鳴鳳古道入口共有三個,除由獅潭鄉義民廟、頭屋鄉雲洞宮皆可進入鳴鳳古道,其中以雲洞宮為起點出發下坡路段會較多,若選擇遊義民廟出發則可先到義民廟參觀期先民開墾紀念史料。鳴鳳古道內有棵百年相思樹,經過相思樹不久即抵達鳴鳳古到頂點,地勢較高,可遠眺苗栗美景。

位在苗栗獅潭鄉的仙山舊名為紅毛館山,海拔高度967公尺,因在山中有一處泉水據說可治病,許多民眾上山求取治病仙水,因此將紅毛館山更名為仙山。仙山因為治病仙水聞名,但其實仙山的景色也是相當迷人,高聳挺拔的山裡有著兩條古道,古道兩旁盡是柳杉木與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為仙山增添了幾絲幽靜的氣息,登上山頂還可觀薄霧雲海,眺望美麗的綠意山景。

加里山登山步道聯絡南庄蓬萊、風美及鹿場,沿途為柳杉人工造林及闊葉林,林下植被多以蕨類和耐蔭性物種為主,風美溪從中穿越,動植物生態豐富。 沿途可見伐木時期的台車鐵軌,見證當年興盛的林業,且加里山為中北台名山,為一等三角點,山頂視野遼闊,可遠眺氣勢磅礡的雪山聖稜線和鄰近的鹿場大山。

馬拉邦古道為早年泰雅族北勢群交通往來及狩獵的山徑,日治時代闢為隘勇路,曾發生泰雅族人抗日事件,立有紀念碑。步道經杉木造林地、櫸木植群,四季各有特色,春天的桃花、夏季的綠竹、秋天的楓紅,冬日的寒梅。山頂可遠眺蜿蜒群山的大安溪、大霸尖山及雪山之間的聖稜線。 馬那邦山秋夏多雨、冬季乾燥,傳統路徑從上湖登山口進入,到海拔1250公尺左右的古戰場紀念碑,青楓、楓香樹林一路延伸到了岳界所稱「慶榮坡口」,深秋時滿山楓紅。

火炎山是台灣北部少見的惡地,赭紅色的崩壁遠看像熊熊烈火正在燃燒,因此被稱為火炎山。這座入口很隱密的山擋在苑裡和三義之間,早年曾是平埔族人與客家人往返頻繁的拓墾及商業道路。 路過火炎山對許多人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是真正走入山裡的人卻不多,不入火炎山焉知山有寶,實在可惜。走在步道上,不僅可以眺望大安溪谷,更引人注目的是眼前兩行幾乎垂直的礫質惡地。除了良好的展望之外,火炎山上還保有目前台灣最完整的馬尾松原生林,並且藏有多種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台中登山步道

臺中市太平區的草嶺登山步道及楓仔林登山步道,位於太平區136市道旁,臨近太平著名景點蝙蝠洞,與蝙蝠洞登山步道形成小型步道群。

以善光寺為起點,沿著知高圳步道前行,原先的緩坡逐步變陡時,便是雪蓮步道了。拾級而上,眼見草原被夕陽染成大片金色的美景,讓人不虛此行。

位於外埔區的水流東桐花步道,舊稱水流東情人幽徑,於2009年改名為桐花步道,當地居民於水圳兩旁種滿桐花,讓這裡每年4~5月下起桐花雪。水流東以前是灌溉渠道,一般水往西流,但這條灌溉渠道一路由西向東墊高。居高臨下,沿途經過葡萄園、番茄園,還有「水流東」,近距離看高鐵列車飛奔而過,適合徒步、騎單車,是外埔在地人的私房路線。

位於臺中市潭子區的新田山登山步道,係位於聚興山,總長2.9公里的登山步道,裡頭更設有1063階的木棧階梯,依山式蜿蜒而建,除了設有幾處的眺望台外,還特地增設一處可眺望豐原地區的賞鷹平台,而這登山步道更是潭子與豐原地區民眾平日和假日休閒健行的好去處。

步道沿途層巒疊嶂,視野遼闊;從景觀台可眺望北起台中港,南至彰化線西鄉及大肚溪出海口,無論是薄霧晨喚或夕陽餘暉,狹長海岸線風情及觀山景致,皆可盡收眼底。此外,爬山健行之餘,可享受龍井的風吹,感受自然的草動,體驗自然慢活的節奏,為一處相當適合親子出遊的好去處!

名為天梯,意指山勢陡峻,有上天取經步道之涵義,他是一個迴圈,不需來回走,也因為是一個迴圈,也有人說這是向上天取經的過程,走過一個輪迴,而在軟埤坑這裡,也會有假日農夫市集,鄰近其他景點還有玉清宮、天公廟、靈石親水公園、茄苳伯公、琉璃光寺等。

東卯山,海拔1,692公尺,谷關七雄排名第五,原為台電之保線道路。沿線風景秀麗,生態資源豐富多樣,登山路徑呈和緩的之字坡向上攀升,寬大好走,是座很容易親近的山。 登頂後腹地寬廣,設有大型微波反射板,視野遼闊,擁有360度絕佳的好風光,天氣良好時除可遠眺松鶴部落外,鳶嘴、稍來、馬崙山、八仙山稜脈、唐麻丹山之山巒美景盡收眼底。

大坑10號登山步道,總長1200公尺,沿路生態景觀豐富,有竹林步道、相思林道、九重葛花區,而步道里程1K處有新設一座相思樹雙層觀景平台,可眺望台中山景以及城市美景,回程則可與9號步道、9-1步道聯通行成登山環狀路線。

數座高聳入雲的百岳名峰之外,南湖山區有著台灣最完整多變的冰河地形(如壯麗的上、下圈谷)、台灣唯一的「寒漠」地質、台灣最長的冰封雪季、還有一些世界獨有的原生物種....甚至南湖山區似乎帶著某種鍾靈毓秀的天地靈氣,讓南湖大山成為許多愛山人魂牽夢縈的高山美地,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多次拜訪,有些人認為必須春夏秋冬四季都走過一遍,才算是完整的登過南湖大山。 不過呢,也因為南湖大山路程遙遠,且在入圈谷前的「五岩峰」有一些斷崖地形,拜訪南湖山區並不是那麼容易,建議先有些進階的百岳高山經驗之後,再去拜訪南湖大山會比較安全。

武陵四秀指的是橫列在武陵農場北緣的四座百岳,由西至東,依序是品田山(3,524公尺)、池有山(3,303公尺)、桃山(3,325公尺)與喀拉業山(3,133公尺),這一條長約十公里的高聳稜脈,是屬於雪山山脈向東北延伸舖展的主脊稜脈中的一段,之所以冠上武陵,是因為攀登路線均以武陵農場為起迄點,從農場果樹區向北仰望,視野盡頭那座俊秀的桃形山頭,就是桃山,看一眼就會讓你思慕不已。 武陵四秀的連嶺,雖長達10公里,但因起伏不大,途徑也明顯,相較於園區其他長程縱走行程可以算是輕鬆,安排個3~4天的假期,走一趟武陵四秀,將會是您登山人生路上,非常美好的回憶之一。

山東峰矗立在距離登山口大約五公里的地方,只要通過哭坡的考驗,便能登上展望良好的山頂,武陵四秀、南湖中央尖、合歡群峰等名山盡收眼底,若申請不到山屋或百岳初體驗的人,當日輕裝往返東峰是極佳的選擇。雪山主峰是高度僅次於玉山的第二高峰,通常登山者會安排在三六九山莊過夜,附近有白木林、深秋有豔紅的欒大花楸可欣賞,隔天凌晨輕裝攻頂時還會經過全台海拔最高的冷杉純林,俗稱「黑森林」;走出黑森林之後,在雪山主峰與北稜角下可看見台灣最大、最完整的冰斗地形─雪山一號圈谷,同時欣賞千姿百態的玉山圓柏和壯麗的「聖稜線」;春夏之交,這裡是一片高山杜鵑花海;隆冬時,證件和裝備齊全的人則有機會見到銀白色的冰雪世界。下山後不妨順遊武陵農場、探訪櫻花鉤吻鮭的故鄉,四時皆美的「雪東線」,值得人們一再親臨探訪。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在日治時期為台灣中部地區重要的伐木林場,據說當年此處的大草原風光宛如日本北海道的大雪山景色,因此日本人命名為「大雪山」。從東勢循大雪山林道向上攀升,沿途林相隨著海拔高度變化,逐漸由闊葉林、針闊葉混合林轉變為天然針葉林,由於位處雲霧帶,氣象變化萬千。園區規劃多條步道,隨四季更迭各有其獨特丰采,春夏高山花卉,秋冬變葉景觀;也是觀察星象的最佳地點。

地處海拔470至859公尺之間的4號步道,坡度落差極大,其中一段長約300公尺的垂直陡坡,考驗遊客的體力及耐力,被稱為「軟腳坡」。由於地震緣故,步道中段植被面積較少,山稜線步道蜿蜒,遠觀狀似萬里長城,居高臨下挑戰遊客的膽識,終點可連接5號步道最高點-頭嵙亭,全程約需2.5小時。

鳶嘴稍來國家步道為中部地區中海拔熱門登山路線,鳶嘴山、稍來山是可以分開走的兩條步道,其中鳶嘴山以險峻危崖出名,而稍來山以秋天滿佈的台灣紅榨槭為名,兩山連走沿途峭壁綿延、景觀秀麗。 船形山、鞍馬山位於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內,雪山山脈中末段稜脊,由稍來小雪山國家步道串連,從35.2k收票亭附近登山口起登,至49k小雪山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本路段長約10公里。
南投登山步道

大舌滿溪生態步道沿著大舌滿溪左岸架設生態棧道,因棧道兩旁種滿野薑花,又稱「野薑花木棧步道」,花香芬芳撲鼻、溪畔生態豐富、水聲淙淙,續接山龍坑吊橋,長約65公尺,連接兩岸的環湖步道,站在吊橋上可一覽水庫全貌,沿著環湖步道而行,飽覽水庫風光、欣賞湖面碧波蘯漾,眺望後尖山、治茆山、西巒大山,山巒起伏、林木蒼翠、風光明媚、清幽寧靜,觀景涼亭是賞景休憩的好地方,靜坐欣賞湖光山色,讓人身心靈舒暢。

水社大山的林相豐富多變,沿途會經過闊葉林、孟宗竹林、牛樟林、森氏杜鵑林及溫帶的玉山箭竹林,是生態觀察的絕佳場所。無論從何條路線登頂,高度落差皆超過一千多公尺,輕裝來回約需六~八小時,應儘早出發並量力而行,下山後不妨在日月潭風景區住宿和旅遊,充份感受水沙連的大山大水之美。

步道中途有階梯通往林爽文戰役的「孟宗竹林古戰場」,緩步漫行無需一小時即可返回起點。在國際巨星凱特布蘭琪的廣告加持之下,小半天風景區又多了一處值得尋幽訪勝的地方,可順遊附近的竹藝文化館、德興瀑布和內湖國小等景點,適合全家人在此度過一個竹海成林、綠意盎然的大半天。

金柑樹山,又名「崩壁頭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竹山鎮交界的稜線上,在「溪頭四珠」中排行第二,也是四珠中最熱門的山岳,同時是阿里山山脈北起濁水溪南岸,第一座擁有三等以上基點海拔超過2000公尺的山峰。山徑多為高大的茂密杉林,是最佳的森林浴場。途經夢幻的忘憂森林,是此路線讓人期待的亮點,登山全程路徑明顯,路標密集,無危崖,安全性高。

澀水森林步道位於中潭公路西南側大雁隧道旁澀水社區內,由旅客服務站旁開始進入森林步道,至水上平台為終點。水上平台處可越溪銜接水上步道,經澀水社區返回旅客服務站。步道沿途可見各式經濟作物、蓊鬱森林、天然溼地及瀑布溪流等棲地環境。因有桃米坑溪上游及澀水溪貫穿,所以擁有豐富多樣的蛙類、鳥類、哺乳類及昆蟲。

石門山步道又被稱為台灣「八小巒」之一,走在其中,可欣賞大草原寬闊景觀,並可觀覽奇萊群峰、屏風山、合歡群峰、中央尖山等大山景緻,在春秋兩季更為觀日出最佳地點,於山頂俯看立霧溪接受陽光洗禮,金黃光束灑下、美麗異常。

猫囒山緊依日月潭畔,步道入口處位於國光客運日月潭站斜對面、明潭國中旁,可通往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及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全長約4.6公里。沿途環境清幽、視野展望極佳,可欣賞滿山遍谷的阿薩姆紅茶園、臺灣杉林及日月潭全景。登頂並可遠眺九份二山及集集大山,是日月潭觀賞日出的最佳景點。行走此步道需要一點腳力,但因分成兩段,可依個人腳力與興致決定走半程或全程,沿線風光明媚。

鹿林山區視野寬廣,適合觀賞日出、雲海、晚霞、以及星空,在這裡就算發呆也心滿意足。行走在鹿林山步道,除了遙想當年的歷史,也別忘了好好欣賞此片美好,拿起相機帶一片風景回家。

九九峰,又稱「九九尖山」、「火炎山」,由99座尖銳的獨立山峰所組成的,遠遠望去像是跳耀的火焰而得名,特殊的地質景觀,與三義火炎山、六龜十八羅漢山並稱為「台灣三大火炎山地形」,亦為草屯第一名景。 步道有北端、南端二個入口,南端是木棧道,北端是水泥產業道路,可環繞一圈。步道隨著稜線蜿蜒而上,沿途有高大樹林夾道,山頂開闊處可遠眺霧峰、草屯、雙冬、平林等地,以及烏溪風光、國道六號穿流的車潮,山頂的涼亭是最佳展望點,可以欣賞整個「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峰峰相連的景色,令人嘆為觀止。 健行完畢,可順遊九九峰生態藝術園區展覽館、毓繡美術館,欣賞藝術家豐富的作品。

「能高越嶺道」是橫越能高山區、連接中央山脈兩側的路徑,西段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東段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原先是賽德克族原住民遷徙及貿易的社路。

金柑樹山,又名「崩壁頭山」,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竹山鎮交界的稜線上,在「溪頭四珠」中排行第二,也是四珠中最熱門的山岳,同時是阿里山山脈北起濁水溪南岸,第一座擁有三等以上基點海拔超過2000公尺的山峰。山徑多為高大的茂密杉林,是最佳的森林浴場。途經夢幻的忘憂森林,是此路線讓人期待的亮點,登山全程路徑明顯,路標密集,無危崖,安全性高。

步道入口位於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前的公路旁,循著合歡東峰坡面而開,一路緩坡而下,先是寬如產業道路的路面,沿途可以眺望奇萊連峰、鋸山、羊頭山及立霧溪上游溪谷。經過滑雪山莊再往前行,路面漸縮,然後轉入狹窄的登山小徑,立即進入二、三公尺高的玉山箭竹林及挺直蔽天的台灣冷杉林。進入冷杉林之後,時而上坡時而下坡,翻過幾個小山頭,穿過幾片冷杉林後,最後到達一片廣袤的玉山箭竹原,層層山坡起伏如波浪一般,這便是「小奇萊」。

北合歡山海拔3422公尺,是合歡群峰的最高山,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西界的高山之一。東側從中橫公路上的金馬隧道到大禹嶺間,或西側台十四甲公路沿線的合歡山莊至小風口,都可清楚看到北合歡山圓潤平緩的獨立山形,其接近山頂的稜線上,豎立一座巨型的反射板,這可說是北合歡山的標誌,非常容易辨認。與蒼翠的冷杉森林共同織繡大地。春夏時分,無處不是繽紛的花海。

玉山主峰登山路線主要有二條:東側的「八通關線」由東埔入山,因落差較大和部份路段坍塌,利用者較少。而西側的「塔塔加鞍部線」有完善的步道、指標和安全設施,通常兩天一夜或兩夜即可完成,途中會經過玉山前峰的登山口,輕裝往返約需兩小時,而西峰距離排雲山莊約2.2公里,上有日人留存的山神祠,來回約150分鐘,若時間和體力充裕,還可順登這兩座高山百岳。
雲林登山步道

產道盡頭即看到「華山小天梯」(華山溪吊橋),採用特殊建築工法,讓吊橋不會強烈搖晃,紅色的橋身橫貫於山巒間,橋形優美醒目,往下俯看欄沙壩形成的瀑布,氤氳水氣瀰漫在空中,飄渺如仙,站在橋上欣賞大尖山高聳的英姿,循著木棧階梯至高點平台,可欣賞吊橋全景,風景優美如畫。

因山形酷似含苞待放的荷花而得名的荷苞山位於雲林的古坑,日據時期,日本人曾在此廣植咖啡樹,所以也有「咖啡山」之稱。由於咖啡樹是半日照植物,當年還種了經濟價值高的百餘株油桐樹來遮蔭,如今已蔚然成林,每年三四月柳丁和咖啡花盛開之後,桐花接著開始綻放,穿梭在白花綠林的步道上,心情格外暢快!

石壁木馬古道,位於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石壁風景區,早年為運送才材的棧道,在石壁社區的爭取下,重建成為一條休閒步道,古道起點為犁寮的五元二角社區遊憩綠廊,終點至石壁東碧山莊咖啡莊園,是雲林農業博覽會推廣百大亮點之一的「古坑筍之道」。

龍過脈森林步道串連林內鄉的林中、林南及坪頂三村。林內山脈和草嶺、南投縣竹山鎮的層峰疊延,與觸口山、東甲山相連,相傳從草嶺、竹山交界處往低山俯瞰,林內境內山脈稜線狀似一條龍的背脊,到濁水溪與清水溪交會口時,又像是龍汲水,因此得名「龍過脈」。 步道有豐富多元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從鐵管坑段入口進入,首先經過林內公園,公園的前身是神社,因此有鳥居靜靜矗立。 登上龍脊,稜線上的展望很好,可眺望雲林地區,也可以看見八卦山山脈。下稜線進入林蔭間,天然的低海拔次生林生態資源相當豐富,可能會遇到大冠鷲和台灣獼猴,或是珍貴的八色鳥。春天時可以遇見美麗的紫斑蝶群。這條龍平易近人,兼具人文歷史和自然美景,適合親子同遊。